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 自贸区曹妃甸片区4项创新入选河北首批制度创新案例 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金融服务成果显著

自贸区曹妃甸片区4项创新入选河北首批制度创新案例 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金融服务成果显著

2020-08-18 781

简介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设立以来,本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别化的改革探索。近日省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了河北自贸试验区首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自贸区曹妃甸片区4项制度创新案例入选,彰显了自贸区曹妃甸片区在提升贸易便利化、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贸易便利化


案例1:“大数据+”船舶交通智能服务系统

案例简介:围绕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港航服务,加速智慧海事网络与信息化建设进程,创新应用信息感知、模式识别、视频检测、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预警提醒、信息交互、安全运行、服务保障”四大系统,构建了涵盖水域锚地、航道、天气和水文环境的新型智慧交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了船舶进出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新标准,首创了“大数据+”船舶智慧交通服务系统,实现港口运输高效化和港口管理智能化。



案例2:海事静态业务“两集两同”办理新模式

案例简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国海事系统创造了海事静态业务“两集两同”办理新模式,首次将交通运输部下放的和分散在河北海事局、曹妃甸海事局及下设海事处的海事动态执法之外的所有39项静态业务调整到曹妃甸片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实现了集中办公、集约办理;首次将9类17项海事静态业务的办理模式由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办理,实现了同时受理、同步审核。



金融服务


案例3:创新保税货权转移项下的收汇新模式


案例简介:鼓励区内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优质便利服务,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中国银行曹妃甸分行本着“以交易真实性为基础、以加强风险监管为重点”的原则,推出了基于保税货权转移项下的收汇模式,企业可依据贸易合同、仓储合同、货权转移通知先行办理保税货物转让收汇业务,待货物实际出区后再补交海关“单一窗口平台”提供的保税核注清单,优化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案例4:跨境人民币结算动态“白名单”模式

案例简介:交通银行唐山曹妃甸自贸区分行聚焦片区企业需求,积极进行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的创新和尝试。通过梳理指定优质企业“白名单”,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手续,为“白名单”中的优质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化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